被稱為“白色血液”的牛奶,因其極高的性價比和豐富的營養成分,如今已成為家中必備飲品。有不少人習慣睡前喝牛奶,認為睡前喝牛奶不僅能夠補充營養,同時也可以幫助睡眠。
這一習慣的養成,源自一項科學研究的公布。研究稱:牛奶中的L-色氨酸可用于制造誘發睡眠的荷爾蒙5-羥色胺與褪黑激素,人體才能更快進入夢鄉。由此,牛奶助眠這一說法正式成立,公眾也將牛奶作為睡前必喝的“助眠飲品”。
牛奶中的L-色氨酸真真就發揮了助眠這一作用嗎!?
小課堂開始啦!
牛奶中的色氨酸想運到大腦里,并不容易。為了保護脆弱而重要的大腦,腦部的毛細管結構阻止了許多血液中的化合物進入腦組織,即所謂血腦屏障,就像皮膚是人體的屏障一樣。任何物質要起到安眠作用,首先必須通過血腦屏障。
而研究表明,由于氨基酸之間會互相競爭有限的通道,結果是:食用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如牛奶、雞蛋等,色氨酸穿過血腦屏障的能力反而降低了。
而一杯牛奶的色氨酸也不足以產生“催眠激素”。色氨酸不只存在于牛奶中,也廣泛存在于豆類、肉類、瓜子類等食品中;以每100克食物的量來計算,牛奶中的色氨酸約有39毫克,黃豆中的色氨酸卻約有472毫克,葵花子也約有322毫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