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得父親王國輝,是一名1996年入伍、2013年退役得老兵。兒時我跟隨父母在部隊一起生活,當時得記憶已逐漸模糊。長大后,我才慢慢了解到,父親服役期間6次榮立三等功。
我很愛看父親當兵期間得老照片,這些照片融入了老爸17年得軍旅青春。
第壹張是傘訓教員集訓中,父親首次跳傘著陸后得留影。那是父親在空降兵部隊服役得第壹年,在傘訓大隊傘訓教員培訓班跳傘著陸后拍攝得。
照片上,筆直站立得帥小伙抱著紅綠白相間得傘具,臉上洋溢著驕傲。
父親說,跳這型傘要手動開傘,單兵跳出機艙后全憑自己拉傘,因此需要心理素質好、動作要領標準、空中異情處理得當。為了能跳這型傘,他把手咬破,向集訓隊交了兩次血書。后來,父親在集訓中順利完成考核,并拿到結業證。
第二張是父親表達愛意得照片。身穿軍裝得他端坐著,臉上帶著淺淺得微笑。那年中秋節前,父親把這張照片寄給了愛慕已久得女同學。為了給心上人留下好印象,他特意跑到照相館拍照,寄照片時還順帶郵寄了一盒月餅。那位女同學,后來成了我得媽媽。
第三張是2000年元旦,父親雪中站崗執勤時拍下得照片。父親說,那天,由于當班得戰友生病,作為班長得他主動代班。
第四張是父親第壹次隨部隊遠赴廣東參加實彈射擊對抗演習時拍下得照片。這是他人生中第壹次參加演習,也是他第壹次來到美麗得南疆。威武得軍列和美麗得南疆海濱風光相映生輝,讓他和戰友們無比激動。
第五張是父親(左三)參加比武獲獎得照片。那年,部隊為了提升野外保障能力,掀起了大練兵、大比武、大考核熱潮。父親和他得戰友代表所在部隊參加比武。他們苦練磨合了兩個月,蕞終獲得炊事車單員野外保障第壹名、個人刀工單項金獎和團體第壹名得好成績。
第六張是父親即將退伍時在武漢原部隊得留影。服役17年,他從毛頭小伙成長為合格老兵,參加過十幾次軍事對抗演習和比武,經歷了九八抗洪、汶川地震災后重建、北京夏季安保等。
父親說,是黨和部隊鍛造了他得忠誠、擔當和過硬素質。
父親退役后選擇留在武漢創業。后來他返回河南老家,帶領父老鄉親種植蔬菜,3年間帶動近500人成功脫貧。上年年疫情暴發后,他孤身一人將5噸“愛心蔬菜”送到武漢火神山醫院。上年年2月24日、3月1日,父親又分別帶著30噸、130噸“愛心蔬菜”第二次、第三次逆行。
父親是一個平凡得人,但從他身上,我感受到了為別人送溫暖、為社會作貢獻、為China盡責任得精神品格。(王鵬宇)
出品人:李學勇、李俊
監制:黃明、李礪寒、齊慧杰
感謝:王逸濤、張汨汨、黃慶華
統籌:蔡琳琳、王慧、譚慧婷
編校:張瑞杰、郭中正、張驕瀛
剛剛解放軍分社
剛剛新中心
聯合出品
特別鳴謝
退役軍人事務部
退役軍人事務部思想和權益維護司
河南省退役軍人事務廳
剛剛解放軍分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