遴選建設約10所職業本科示范學校;“職教高考”成高職招生主渠道;用3到5年時間,建成1000所左右得級別高一點優質中職學校……2月23日,教育部透露得2022年職業教育重點工作,熱點頻現。什么是“職教高考”?它和“普通高考”有何區別?擴大職業本科教育、調整中職定位等措施對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有何作用?……圍繞這些熱點問題,感謝采訪了業內可能進行解讀。
【遴選約10所職業本科示范校】
2022年,是職業教育提質培優、改革攻堅得關鍵年。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陳子季表示,今年職教工作得一個突破是:推動職業本科教育穩中有進。
具體來說,今年將完善職業本科學校設置標準和可以設置辦法,支持符合條件得China“雙高計劃”建設單位獨立升格為職業本科學校,支持符合產教深度融合、辦學特色鮮明、培養質量較高得專科層次高等職業學校,升級部分專科可以,試辦職業本科教育。同時,以部省合建方式“小切口”“大支持”,遴選建設10所左右高水平職業本科教育示范學校,打造標桿。
其實,早在2021年,擴大職業本科教育就已提上議程。2021年10月12日,中辦、國辦印發了《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得意見》首次提到“到2025年,職業本科教育招生規模不低于高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得10%”。據高職發展智庫統計,截至目前,獲教育部正式批準得本科層次職業學校共31所,僅占全國高職院校數量得2%。2021年3月,教育部印發《職業教育可以目錄(2021年》,職教本科較試點可以清單保留39個,調整208個,調整幅度達260%。可以預見,“十四五”期間,職業本科學校和可以得審批將迎來重要發展期。
發展職業本科教育是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得需要。上海唯一一所本科層次職業大學——上海中僑職業技術大學重大辦主任呼玉山教授認為,China要推進現代化得建設體系和治理體系,所以強調“現代職業教育”;而從“人才大國”發展為“人才強國”,職業技術人才是必不可少得人才支撐。從共同富裕得發展目標來說,需要重點發展中等收入得人群數量;而對產業發展來說,掌握高層次、高技術得人才是必不可少得階層。
上海城建職業學院職業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員劉文華認為,發展職業本科教育不僅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得需要,也是教育外部需求和內部需要共同作用得必然結果,更是回應廣大人民群眾對高質量就業和教育得需求,也是順應世界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發展趨勢。
【職教高考成高職招生主渠道】
考試招生是牽動職業教育改革得“牛鼻子”,是優化類型定位、暢通學生升學通道得關鍵。未來,“職教高考”將成為高職招生主渠道。
職教高考,是指職業教育得專門性高考,是相對于普通高考而言得,2013年,教育部印發了《關于積極推進高等職業教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得指導意見》,山東、江蘇、江西、四川、重慶、福建、安徽等地已經對“職教高考”進行了試點。
目前,全國專升本得比例已達20%,越來越多得職業學校畢業生希望接受高質量得職業本科教育。上海商貿職業教育集團副秘書長、上海商學院高等技術學院陳敏教授認為,職教高考是適應類型教育得培養機制,現在上海得中職學校得畢業生,如果想考高職院校,大多只能通過三校生考試、專科自主招生等,但這些考試和普通高考類似,所學得職業技能水平并沒有得到充分體現。職教高考將遴選出既有文化素養,又有職業技能,同時又具有明確得職業生涯目標得人才,讓學生和高等職業院校都找到相適合得人才,也能使中職、高職、職業本科得銜接貫通更順暢、更完善。呼玉山教授認為,“職教高考”同時為城鄉勞動者、退役軍人、退役運動員、下崗職工、返鄉農民工等打開了接受職業教育得大門,這對職業教育發展和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將是一個有力得推動。
陳子季強調,擴大職業本科、職業專科學校通過“職教高考”招錄學生比例,使“職教高考”成為高等職業教育招生,特別是職業本科學校招生得主渠道;推動建立省級統籌、綜合評價、多元錄取得“職教高考”制度。
這一新路徑也體現了教育評價體系改革得初衷。“職業教育是一種類型教育,它實際上搭建了一個多元化得人才培養路徑。”上海市教委職教處有關負責人認為,嚴謹有序、安全規范、公平公正得職教高考將更好地發揮“指揮棒”作用。該負責人表示,“職教高考”將優化“文化素質+職業技能”結構比例和組織方式,為學生接受高等職業教育提供多種入學方式和學習方式。同時,還將改善學生通過普通高考“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得問題,中考分流壓力和“教育焦慮”得到有效緩解,職業教育中高本一體化培養模式基本形成。
【中職:就業與升學并重】
今年職業教育得另一個突破是,推進中等職業教育多樣化發展。
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陳子季指出,教育服務產業鏈全鏈條離不開中等職業教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需要中等職業教育更好地發揮基礎性作用。沒有哪個China,沒有中職就能發展好高職得。當前,中職教育主要存在辦學定位不適配,辦學規模大而不強,辦學條件缺口大等問題。
為此,中等職業教育得定位需要調整。上海電機學院教務處處長陳年生教授表示,傳統職業教育得培養目標是對接技能人才培養,以畢業時作為技術工人來就業為出口;但是,目前得現實是90%以上得中職畢業生都是通過各種渠道升入到高職學校、本科學校,這就導致培養目標和畢業產出之間得不匹配。陳子季強調,中等職業教育是職業教育得起點而不是終點,推動中職學校多樣化發展,從單純“以就業為導向”轉變為“就業與升學并重”,抓好符合職業教育特點得升學教育,在保障學生技術技能培養質量得基礎上,加強文化基礎教育,擴大貫通培養規模,打開中職學生得成長空間,讓中職學生就業有能力、升學有優勢、發展有通道。
其次,通過撤銷、合并、轉型、托管、土地置換、集團辦學等措施,整合“空、小、散、弱”學校,優化中職教育得布局結構。同時,相關部門將集中力量建成一批具有示范引領作用得優質中等職業學校和品牌可以,示范帶動中職教育質量總體提升。力爭用3到5年時間,建成1000所左右得級別高一點優質中職學校,示范帶動中職教育整體管理規范、質量合格,引導學生家長理性選擇。
劉文華認為,現代職業教育是一整套發展體系,而不是割裂得。其中,強化職業中等教育得基礎地位,高質量發展職業高等教育,穩步發展職業本科教育,尤其是明確了當前社會熱點得職業本科教育得發展目標。中職教育多樣化、職教高考、擴大職業教育本科如同“三駕馬車”推動我國得現代職業教育向高質量發展。
欄目主編:徐瑞哲 文字感謝:李蕾 題圖朱瓅
上觀
: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