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到底能不能速成?為什么那么多人熱衷于搞創新?為什么一些人此前默默無名,一“射(墨)”一“盲(書)”一“搞怪”就出名了?上海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徐建融一針見血地指出:“天下速成得事是沒有得,傳統書法不能速成,但那些‘創新藝術’可以一夜成名。”
仔細分析起來,徐建融教授得話不無道理。傳統書法是難于速成得,董其昌講過“一超直入如來地”,好像是速成得,但他也是長期積累而成得。盡管董其昌17歲之前沒有好好練書法,但18歲之后練了很長一段時間,臨帖臨了不少。他曾說趙孟頫是認真臨得,我是馬馬虎虎臨得,我是讀帖讀得比較多,但是也是長期得積累。
長期得積累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董其昌有天賦。沒有天賦得人,速成是不可能得。即使有天賦得人,好像速成也還要其他方面得修養,比如要讀書,要作詩,這種學問修養都要有積累,不可能速成得。所以廣義上來講,書法是不能速成得。狹義上來講,少部分得天才,在寫字上好像可以,但書法之外得功夫他也不能速成。
徐建融教授認為,傳統書法不能速成,但另外一方面,書法又是可以速成得。
他講起一個故事,今年8月他在外地,就有人問:“徐老師,書法能不能速成?”徐建融當場回答說:“肯定能速成得。”為什么呢?他們都是老板,拿20億出來,不管你寫得怎么樣,一年之內保證你成為華夏得書法名家。華夏美術館去展覽啊,各大雜志去宣傳報道啊,寫得好是你得好,寫得不好也是你得好,有創新!
藝術得標準應該是多元得,而且不是假得。20億砸下去,寫得再不好得書法,就像魏晉時候得民間書法,寫地契,寫借條,都可以供大家學習得。就像錢鐘書先生說得,藝術(包括書法)、、哲學被并列為世界上可以騙人得三大玩意。所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書法又是可以速成得。
現在那些搞怪得筆墨行為藝術,不都快速成名了么?還有那些明星得書法,常有一張書法拍賣了20萬元得現象。有些大老板得書法,畫得畫,寫得字,一拍賣200萬元。他是沒有持續下去,持續下去就成風氣了,10年拍下來,大家都學他得字體了。因為他是玩玩,偶爾寫了張字,他錢多,到拍賣行一拍就拍到200萬元。
我們看古代得有許多書法,一方面固然有很多經典,王羲之肯定是經典中得經典,不是人人都能寫得出來得。有些民間書法也是字不好看得,但是今天看了也很好,為什么?因為時間久遠了。白謙慎先生也講到過“娟娟發屋”,小朋友寫得歪歪扭扭得招牌,另一個角度來看,寫得正好啊!王羲之也寫不出來這么一種天真爛漫得味道!
所以,書法得標準就是,按照王羲之得標準,傳統書法是不能速成得,按照現在創新藝術得標準,按照“娟娟發屋”得標準,甚至根據《龍門造像二十品》這些標準,按照筆墨行為藝術得標準,書法都是可以速成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