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先生的詩歌《從前慢》中有句“從前的車、馬、郵件都慢”,這種感受放在當前社會變得更易體會。手機購物、移動支付、共享經濟、快遞、外賣、手機打車……這些曾經被認為是“未來”世界的概念如今已經變成了人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互聯網用戶幾乎每天都能獲取的短平快感知的背后,是各類商業模式的百花齊放,是一個大爆發時代的必然體驗。
這一點,用移動互聯網營銷領域的發展來佐證可謂相得益彰。據CNNIC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移動廣告市場規模達到1750.2億元,同比增長率為75.4%,行業整合加速,廣告形式不斷演化創新,內容更加豐富多樣性。國內著名的移動營銷平臺服務商——微網通聯CEO張福連在談及移動廣告發展態勢時表示,盡管不斷有“移動互聯時代已結束”之論拋出,未來移動互聯網廣告規模只會更大,市場細分帶來的群雄逐鹿格局正在擴大化,尤其是移動原生廣告模式正處于迸發狀態。
信息流成新寵,移動原生廣告市場厚積薄發
業內對于移動原生廣告的定義眾說紛紜,無外乎從其特點與屬性上追溯,尤其是對傳統廣告的顛覆性來講,大致可以理解為——以移動互聯網為載體,以資訊、社交、搜索等媒體為平臺,從用戶角度出發做精準投放,其形式、風格、內容等與展示平臺或使用場景的原有內容息息相關,并能做到充分融合的廣告模式。如張福連所言,移動原生廣告的迸發亦有數據支撐——在全網1750億的份額中,僅信息流類的原生廣告就占到325.7億元,占總體網絡廣告份額的11.2%,而且增長態勢依然迅猛,預計2019年將突破1400億,這也是百度、騰訊、搜狐、今日頭條、鳳凰等互聯網企業紛紛搶灘的原因。
作為中國最早一批基于網絡和移動終端為企業提供品牌傳播和營銷推廣服務的公司之一,微網通聯對移動原生廣告具有更深切的感知。從2012年鳳凰網在國內首次提出原生廣告概念、2013年新浪正式推出信息流廣告初期,微網通聯就開始著力于對此類營銷模式的研究,并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據微網通聯的一位原生信息流資深優化師講,如果只看移動端展現的燎原之勢,或許難以理解移動原生廣告其實已經迭代過至少兩次了——由初階根據廣告平臺資源客觀展現廣告信息,到注重用戶體驗、主動設計展現形式的圖文、音視頻信息流,再到深度挖掘廣告主與用戶需求、以創意形式和內容吸睛的視頻動態、特效、定制專題內容全面開花的模式,移動原生廣告其實歷經著一個厚積薄發、穩步迭代的過程。“這個過程中我們也在一起成長。”